在 2025 年 5 月 8 - 9 日,湖北武汉迎来了一场耐火材料与磨料领域的盛会 —— 第八届国际耐材磨料峰会。山东恒嘉高纯铝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行业内的重要参与者,以积极进取且专业精湛的姿态深度融入其中,在耐火材料行业的交流与发展进程中绘就了精彩篇章。
峰会现场,气氛热烈而充满活力。恒嘉公司外贸销售总监王总与日本品川株式会社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长时间且深入的交流。他们身处装饰精美、灯光柔和的会议室内,周围汇聚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行业精英。在这样的氛围中,双方围绕耐火材料技术展开探讨。耐火材料,作为钢铁、水泥、玻璃等高温工业的基石,其技术的每一次革新都可能引发相关产业的重大变革。王总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行业经验和深厚专业知识,从恒嘉公司独特的研发思路讲起,分享了公司在耐火材料研发过程中如何应对各种复杂的技术难题,以及在生产环节如何严格把控质量。同时,他也虚心倾听日本品川株式会社方面的见解。对方介绍了在国际高端市场上,对于耐火材料性能、品质和环保等方面的严格要求,以及他们在新材料应用和工艺优化上的创新尝试。这种交流,不仅拓宽了恒嘉的国际视野,更为其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拓展国际业务提供了宝贵思路。
而恒嘉邵长波董事长在峰会上的分享更是吸引了众多目光。他站在灯光聚焦的演讲台上,背后是巨大的展示屏幕,开始围绕板状刚玉的发展进行深入解读。
在生产工艺与技术核心环节,邵董详细介绍了恒嘉在原料处理、成球与干燥等关键步骤的先进工艺。恒嘉在原料选择上可谓精益求精,采用工业氧化铝(γ - Al₂O₃ )和高 - 温氧化铝(α - Al₂O₃ ),为了确保原料达到最佳状态,专门采用精确的球磨工艺。在球磨过程中,严格控制粒度,使 D50 达到 3 - 10μm ,并保证粒度分布合理。这一精确控制,就如同为后续高质量板状刚玉的生产绘制了精准的蓝图,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成球与干燥过程中,恒嘉采用独特的两步成球法。第一步,将 5 - 8mm 的小球通过特定工艺制成 20 - 25mm 的大球,在成球时只加入水,严格控制其他物质的混入,确保球的纯度和稳定性。第二步是干燥环节,采用 200 - 500℃余热和热风炉烘干,将水分精准控制在≤1% 。这种精确的温度控制和水分把控,如同为产品赋予了稳定的 “性格”,保障了产品在后续使用中的稳定性与一致性。
谈及中国板状刚玉的发展简述,邵董娓娓道来,仿佛带领大家穿越了中国板状刚玉发展的时光隧道。从 1996 年山东华耐试验 460m 竖窑开启探索之路,那是行业探索的艰难起步,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先驱。到 2002 年汉中元投产拉开国产量产序幕,标志着中国板状刚玉产业迈出了从试验到量产的关键一步。再到 2012 年快速发展期产量突破 10 万吨 / 年,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以及 2017 年山东恒嘉投产实现国产原料成功应用,这一阶段恒嘉不仅实现了自身的突破,也为国产原料在板状刚玉生产中的应用树立了标杆。如今,中国板状刚玉已占据全球 65% 的市场占比,出口量持续攀升,恒嘉在这一历程中不断成长、贡献力量,见证并推动着中国板状刚玉产业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在近期价格走势与未来发展展望环节,邵董通过详实的数据对比,如白刚玉与板状刚玉的碳排放对比,清晰地展示了板状刚玉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优势。在当下环保要求日益严苛、市场对绿色产品呼声渐高的大环境下,板状刚玉凭借较低的碳排放和优异的性能,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市场对产品质量、种类丰富度的要求日益提高,以及对综合成本下降和绿色低碳生产的强烈诉求,板状刚玉凭借其优异性能和发展潜力,正迎来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此次峰会,对于山东恒嘉高纯铝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而言,不仅是展示自身实力与技术成果的舞台,更是与国内外同行深度交流、洞察行业趋势、寻求合作共赢的重要契机。恒嘉在耐火材料领域尤其是板状刚玉方向的探索与实践,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未来,恒嘉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在耐火材料的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不断突破,与行业伙伴携手共进,共同推动耐火材料行业迈向新的高度,为高温工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