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 5 月 8 - 9 日,湖北武漢迎來了一場耐火材料與磨料領域的盛會 —— 第八屆國際耐材磨料峰會。山東恆嘉高純鋁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行業內的重要參與者,以積極進取且專業精湛的姿態深度融入其中,在耐火材料行業的交流與發展過程中繪就了精彩篇章。
峰會現場,氣氛熱烈而充滿活力。恆嘉公司外貿銷售總監王總與日本品川株式會社的相關負責人進行了長時間且深入的交流。他們身處裝飾精美、燈光柔和的會議室內,周圍匯聚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行業精英。在這樣的氛圍中,雙方圍繞耐火材料技術展開探討。耐火材料,作為鋼鐵、水泥、玻璃等高溫工業的基石,其技術的每一次革新都可能引發相關產業的重大變革。王總憑藉多年積累的豐富行業經驗和深厚專業知識,從恆嘉公司獨特的研發思路講起,分享了公司在耐火材料研發過程中如何應對各種複雜的技術難題,以及在生產環節如何嚴格把控質量。同時,他也虛心傾聽日本品川株式會社方面的見解。對方介紹了在國際高端市場上,對於耐火材料性能、品質和環保等方面的嚴格要求,以及他們在新材料應用和工藝優化上的創新嘗試。這種交流,不僅拓寬了恆嘉的國際視野,更為其進一步提升產品競爭力、拓展國際業務提供了寶貴思路。
而恒嘉邵長波董事長在峰會上的分享更是吸引了眾多目光。他站在燈光聚焦的演講台上,背後是巨大的展示屏幕,開始圍繞板状剛玉的發展進行深入解讀。
在生產工藝與技術核心環節,邵董詳細介紹了恆嘉在原料處理、成球與乾燥等關鍵步驟的先進工藝。恆嘉在原料選擇上可謂精益求精,採用工業氧化鋁(γ - Al₂O₃ )和高 - 溫氧化鋁(α - Al₂O₃ ),為了確保原料達到最佳狀態,專門採用精確的球磨工藝。在球磨過程中,嚴格控制粒度,使 D50 達到 3 - 10μm ,並保證粒度分佈合理。這一精確控制,就如同為後續高質量板狀剛玉的生產繪製了精準的藍圖,奠定了堅實基礎。在成球與乾燥過程中,恆嘉採用獨特的兩步成球法。第一步,將 5 - 8mm 的小球通過特定工藝製成 20 - 25mm 的大球,在成球時只加入水,嚴格控制其他物質的混入,確保球的純度和穩定性。第二步是乾燥環節,採用 200 - 500℃餘熱和熱風爐烘乾,將水分精確控制在≤1% 。這種精確的溫度控制和水分把控,如同為產品賦予了穩定的 “性格”,保障了產品在後續使用中的穩定性與一致性。
談及中國板狀剛玉的發展簡述,邵董娓娓道來,仿佛帶領大家穿越了中國板狀剛玉發展的時光隧道。從 1996 年山東華耐試驗 460m 垂窯開啟探索之路,那是行業探索的艱難起步,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先驅。到 2002 年漢中元投產拉開國產量產序幕,標誌著中國板狀剛玉產業邁出了從試驗到量產的關鍵一步。再到 2012 年快速發展期產量突破 10 萬噸 / 年,行業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春天。以及 2017 年山東恒嘉投產實現國產原料成功應用,這一階段恒嘉不僅實現了自身的突破,也為國產原料在板狀剛玉生產中的應用樹立了標杆。如今,中國板狀剛玉已占據全球 65% 的市場占比,出口量持續攀升,恒嘉在這一歷程中不斷成長、貢獻力量,見證並推動著中國板狀剛玉產業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在近期價格走勢與未來發展展望環節,邵董通過詳實的數據對比,如白剛玉與板狀剛玉的碳排放對比,清晰地展示了板狀剛玉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優勢。在當下環保要求日益嚴苛、市場對綠色產品呼聲漸高的大環境下,板狀剛玉憑藉較低的碳排放和優異的性能,成為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隨著市場對產品質量、種類豐富度的要求日益提高,以及對綜合成本下降和綠色低碳生產的強烈訴求,板狀剛玉憑藉其優異性能和發展潛力,正迎來更為廣闊的市場前景。
此次峰會,對於山東恆嘉高純鋁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而言,不僅是展示自身實力與技術成果的舞台,更是與國內外同行深度交流、洞察行業趨勢、尋求合作共贏的重要契機。恆嘉在耐火材料領域尤其是板狀剛玉方向的探索與實踐,為行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未來,恆嘉將繼續秉持創新精神,在耐火材料的技術研發、市場拓展等方面不斷突破,與行業夥伴攜手共進,共同推動耐火材料行業邁向新的高度,為高溫工業的穩定發展提供堅實保障。